同探大西北
生平與貢獻
 
 
 

【東方明珠兄弟重聚】
民國二十九年(一九四○年)十月,經國先生奉父親蔣委員長中正之命,陪伴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赴香港就醫。十一月,其弟蔣緯國先生自美國返抵香港,兄弟二人一別十五年,終於在大英帝國的旗幟下相會。兄弟二人在香港停留三天,之後齊飛重慶晉見父親。這是經國先生一生唯一一次到素有「東方明珠」之稱的香港。

民國二十八年(一九三九年),緯國先生自德國慕尼黑軍校畢業,中國陸軍頒授他少尉軍階,留在德軍中隨軍學習。其後,他隨一空軍訪問團赴美擔任侍從官;之後,又轉赴阿拉斯加陸軍航空學校受訓;接著,再至諾克斯堡裝甲兵中心擔任顧問。緯國先生返國後,奉派服役於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三團。

 
↑TOP

【探訪大西北─尋找抗戰根據地】
民國三十一年(一九四二年),希特勒大軍壓迫蘇聯,迫使憑藉俄國人武力控制新疆的盛世才,轉而經營與國民政府的關係。此外「幾年來抗戰的經驗告訴了我們,敵人侵略我們的主要目的,並不只是限於東南的土地,而是西北的資源。同樣的,我們也早已認清了西北才是我們主要的抗戰根據地。」西北地區是否真的可成為抗日根據地?值得一探究竟。

四月底,經國先生奉父親蔣委員長中正之命赴西北地區考察,還要他帶緯國先生同行。經國先生由重慶飛到成都,轉乘火車到陜西寶雞,再搭乘汽車到西安與緯國先生會合。兩兄弟搭乘火車到洛陽,在洛陽參觀三天後返回西安。經國先生組織一支二十輛卡車的車隊,沿著西蘭公路西進到蘭州,再經河西走廊往安西、敦煌。其後,由於新疆局勢不明,於是轉往青海考察後,即折返重慶。

六月二日,經國先生在贛南對幹部發表演說,題目就是這次的西北行;九月,他發表〈偉大的西北〉一文,是一篇清新可讀的散文。經國先生似乎為我們畫出了他西北行的一幕幕景象。

↑TOP

【如何建設大西北】
大將西征尚未還,湖湘子弟滿天山,新栽楊柳三千里,引得春風渡玉關
──左宗棠           

由於新疆局勢不穩,經國先生無法前往考察,但是前往西北地區的第一個目的-「觀察大西北是否可作為抗戰的基地」,卻有了明確的結論。西北地區地大物博,有無盡的寶藏,的確可以成為國民政府的根據地。考察完畢後,經國先生提出了解決西北地區經濟問題的方法在於:

  1. 水的問題:解決水的問題,唯一的有效辦法,就是要多種樹木。
  2. 風的問題:轉變爲我們利用來改進自己新的生活的力量。
  3. 交通問題:西北地區的鐵路網與公路網能夠迅速完成。
  4. 農業問題:利用西北地區肥沃的土地,積極地發展農業。

至於西北地區的政治問題,只要能夠確立西北地區的經濟基礎,政治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。

↑TOP

【建立族群和諧的西北】
經國先生西北行的另一個任務,就是建立與各地方政府以及各族群的關係。經國先生在肅州時,曾經宴請賓客一次,共計有十一位客人蒞臨,其中包含蒙、回、藏、哈薩克以及漢人。各個民族代表,共同坐在月亮底下,毫無拘束、毫無隔閡地暢談,大家都很誠懇坦白。此次活動讓經國先生相信:過去認爲西北地區複雜的民族問題,是容易得到解決的。

經國先生原先計劃前往新疆,與盛世才建立關係,但因局勢尚不穩定而作罷,轉而前往青海,與馬步芳建立關係。他相信青海在馬步芳的領導下,未來在抗戰建國的大業中,一定會有更大貢獻。

當然,經國先生此行另一個重要的目的,就是視察各地政府組織與訓練情況。他視察了蘭州的西北訓練團,甘肅、寧夏、青海三省的行政幹部都在這裏受訓練。他在酒泉參觀一個邊疆青年訓練班,這裏有藏人、回人、蒙古人、漢人和哈薩克人,都是三十歲左右的青年,在那裏接受嚴格的軍事政治訓練。每個民族都是用自己的文字講演,但是有很多人都在那裏學習漢文。他覺得這個青年訓練班,對於西北地區的建設,一定會起很大的作用。

↑TOP
 
 
經國先生與其弟蔣緯國。(北碚,1944.9.28)  
經國先生與其弟蔣緯國。
(北碚,1944.9.28)
 
與馬步芳在重慶合影。馬步芳的馬氏家族在民國時代雄踞西北,馬氏家族信奉回教,馬家軍在青海、寧夏等地區有很強的勢力,獨霸一方;1949年下半年,中共一野軍團兵陳西北,進軍青海、寧夏,馬步芳來重慶見父親蔣總統中正先生商討對策。(重慶,1949.08.28)  
與馬步芳在重慶合影。馬步芳的馬氏家族在民國時代雄踞西北,馬氏家族信奉回教,馬家軍在青海、寧夏等地區有很強的勢力,獨霸一方;1949年下半年,中共一野軍團兵陳西北,進軍青海、寧夏,馬步芳來重慶見蔣總統中正先生商討對策。
(重慶,1949.08.28)
 
以上圖片出處:國史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