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國防自主發展能力
生平與貢獻
 
 
 

【提升國防自主發展能力】
民國五十四年(一九六五年),經國先生擔任國防部長之初,即開始籌建國防科技的研發單位。民國五十八年(一九六九年),經國先生為行政院副院長時,成立中山科學研究院,逐步建立體系完整的國防科技研究發展與整合管理的機構,成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發展的重要憑藉。

民國六十八年(一九七九年),美國與我國正式斷交後,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立即成立自立小組,每月定期開會,力謀國防自主。在經國先生的大力支持下,國防部逐年發展武器系統;因此,裝甲車、快艇與各式飛彈等自製武器系統,相繼展現在國人面前。當然,諸多自立發展的武器系統中,經國號戰機的研發過程最能激勵國人的自信心。

民國七十八年(一九八九年)五月二十八日,第一架「經國號」戰機呼嘯升空之際,經國先生已經辭世一年有餘;事實上,「經國號」戰機的研發導因於民國六十八年(一九七九年)的中美斷交。民國七十年(一九八一年)開始,我國空軍所屬的航空工業發展中心(簡稱航發中心),在華錫鈞將軍領導下,積極開展高性能攔截機的研發工作。民國七十一年(一九八二年),經過多年折衝交涉後,受限於國際政治的現實,我國向美國採購先進戰機的計畫毫無進展,時為總統的經國先生遂要求參謀總長郝柏村將軍,設法自力更生,加強武器自力研發。次年,經國先生即指示自力研發新一代戰機。

民國七十二年(一九八三年)一月一日,航發中心改編隸屬中山科學研究院後,遂由黃孝宗博士領導的團隊,繼續研發「自主防禦戰機」(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,簡稱「IDF」)。該型戰機的研發過程,雖然得到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顧問的支持,但受限於美國的專利規範與出口限制,許多關鍵技術仍舊必須自行研發。歷經多年努力後,IDF原型機終於在民國七十七年(一九八八年)底完成;然而,令人遺憾的是經國先生已在當年一月辭世,因此,繼任的李登輝總統為紀念經國先生的高瞻遠矚,特別主持命名為「經國號」。

 
 
 
時任總統的經國先生於陸軍官校校慶校閱官校學生。(1978.06.16)  

時任總統的經國先生於陸軍官校校慶校閱官校學生。(1978.06.16)

 
總統經國先生主持陸軍軍官學校54周年、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2周年校慶暨北伐成功50周紀念大會,全國軍政首長、黃埔師長、先期校友及全國各界代表數千人也應邀參加盛典,並與學生及來賓在聯合餐廳會餐,受到學生歡迎。(1978.0.16)  

總統經國先生主持陸軍軍官學校54周年、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2周年校慶暨北伐成功50周紀念大會,全國軍政首長、黃埔師長、先期校友及全國各界代表數千人也應邀參加盛典,並與學生及來賓在聯合餐廳會餐,受到學生歡迎。(1978.0.16)

 
行政院院長經國先生至北投復興崗的政治作戰學校主持64年軍校聯合畢禮,為陸、海、空軍軍官學校及政治作戰學校四校的聯合畢業典禮。(1975.08.27)  

行政院院長經國先生至北投復興崗的政治作戰學校主持64年軍校聯合畢禮,為陸、海、空軍軍官學校及政治作戰學校四校的聯合畢業典禮。(1975.08.27)

 
以上圖片出處:國史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