緬懷文章-李元平
經國先生與我
 
「有 效 的 經 營 者」
蔣經國先生精準拿捏時空變遷脈絡
李元平

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九日,蔣經國先生到上海從事經濟戡亂之戰,即俗稱的「上海打老虎」,短短七十天,結果以失敗收場。但是他說:「失敗經驗,等於讀通了一本經濟學。其中最受用的是:經濟問題,必須用經濟方法解決。」

經國先生無書不讀;讀有用的書。並且隨時把好書介紹給大家分享。 行政院長任內,他推薦的書單,其中一本是「有效的經營者」。

「有效的經營者」,專闢一章,將美國歷任總統,挑出十位成功和十位失敗的代表人物;該書作者攤開數據,逐一分析比較,得出結論:
─ 失敗的總統,永遠在解決過去的問題。
─ 成功的總統,永遠在解決現在的問題。

書中明確界定:
過去的問題不是問題;選戰過程,有激情、有爭端、有曲折、有爾虞我詐、有恩怨糾纏,……,然而,選戰打完,一切歸零。

當下的問題才是問題;宣誓就任,當家作主,時時刻刻所必須面對的,才是真槍實彈的場場硬仗。 至於曾經扮演勝選主軸的當紅政見,是否值得如法炮製,延續轉化為實質的施政計畫?見仁見智。 畢竟,政見是口號、是願景、是特定時空的產物。 畢竟,此一時也,彼一時也;打天下是一套,治天下是另一套。

失敗的總統,過度抬舉了兌現政見的道德高度,施政計畫當中,政見比重亦顯失衡。浪費太多時間在枝微末節的事務上。國事如麻,兌現政見與施政績效兩頭皆空,縱使大夢初醒,力圖振作,奈何時不我與,四年任期已接近尾聲。

好的開始,是成功的一半;大有為的總統,總是勇於甩開舊包袱,追著問題跑,而不是被問題追著跑。任期苦短,挑戰太多,唯有緊抓施政要害。山不轉,路轉;第一任整體施政滿意度,率先順利過關,再接再厲,尋求連任。成功的總統,必然連任成功。

時下官場流行一段順口溜:「計畫趕不上變化,變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。」 這段順口溜雖帶些許戲謔,但仍凸顯計畫必須趕上變化的管理學ABC。

一九八六年十月七日,經國先生接受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蘭姆專訪時,明確指出,蔣家後代,不可能、也不會競選中華民國下一任總統。他精準拿捏「時代在變、環境在變、觀念在變、思想在變」的主流脈絡,撥亂反正。「往者已矣,把握現在,來者可追」;他居常念茲在茲,自我惕勵。

解除戒嚴,開放組黨,是經國先生拍板定案;黨禁、報禁相繼鬆綁。開放大陸籍老兵返鄉探親,則出自親信幕僚馬英九建言,經國先生從善如流,底定乾坤。 總統是國家大政的經營者 ─ CEO。經國先生深切記取「有效的經營者」書中成敗得失的殷鑑,身體力行。

馬英九總統追隨經國先生多年,經國先生審時度勢,務實面對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行事風格,馬總統了然於胸。去年八月二十六日,他接受墨西哥太陽報集團董事長瓦斯蓋茲專訪時,坦承大選時所提「633」經濟成長、國民年均所得、失業率等目標,達成不易。「就任百日,政見跳票」;一時間輿論為之譁然。曾幾何時,歷史性金融海嘯席捲全球,變化之鉅大,災情之慘重,害得一大票世界級專家之流,被迫淪為事後諸葛。前後對照,馬總統的談話,儘管點到為止,但不失先見之明。

當下馬總統所正推展的兩岸關係,和經國先生當年開放老兵探親,已不可同日而語。 兩岸關係,牽一髮而動全身,國防、經濟、外交、乃至全球佈局,在在都受連動。有所變,有所不變。「以台灣為主,對人民有利;」萬變不離其宗。

「今天不做,明天必將後悔。」國家十項重大建設,是在第二次國際能源危機當頭,排除萬難,全面開展,經國先生為「危機就是轉機」樹立典範。 以經國先生為師,馬總統帶領全民脫困,再造經濟榮景,指日可待。

資料來源:青年日報